在上一篇金研心靈-《快與慢,基金服務的藝術!》里,我們分享了快與慢、長與遠的基金服務藝術,今天我們來談談服務中瞬間與細節隱藏的力量。
諾貝爾獎得主,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經過深入研究,發現對體驗的記憶由兩個因素決定:高峰時(無論是正向還是負向)與結束時的感覺,這便是峰終定律(Peak-EndRule)。這條定律基于潛意識總結體驗的特點:對一項事物的體驗之后,所能記住的就只是在峰與終的體驗,而在過程中好與不好的其他體驗對記憶差不多沒有影響。而這里的“峰”與“終”就是所謂的“關鍵時刻MOT”,MOT(Moment of Truth)是服務界最具震撼力與影響力的管理概念與行為模式。
近期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的海底撈,就是按照“峰終定律”設計的。盡管它也有一些不好的體驗,比如餐前排長隊,而且排隊的時間真不短;比如有惡劣的衛生問題遭曝光。但它的峰終體驗是好的,因為它在你所有可能感覺不爽的關鍵時刻,都用了心思。比如漫長的排隊等餐,能吃免費零食,能做免費美甲;比如怕你用餐寂寞,可以有大抱熊陪伴,你要喜歡,直接送你都行。這些看似賠本,卻為海底撈帶來了極佳的從“始”至“終”的體驗,再伴隨“峰”中時不時的小驚喜,成為人們記住海底撈的一大標記。
由此可見,對一段經歷的觀感不在于全部過程,而在于其中的峰值和關鍵節點的那些瞬間。這些“瞬間”的力量或許會讓你忘記產品本身的好壞,卻讓你記下了產品背后的公司,留下難忘的回憶。
對于PE機構,作為GP管理人,所謂的“終”,當然是為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。而要到達終點,卻是由一個個峰值和無數個可能改變結果的瞬間串聯而成,怎么把握這些峰值和瞬間,是個值得深究和探討的話題。今天不妨先從募資環節說起吧,畢竟按照募、投、管、退的邏輯,第一個關鍵時點發生在募,也可謂千里之行始于募。(想了解更多投、管方面的經驗與資訊,可翻看金研公眾號其它版塊文章)
怎么來形容募資呢?
其實和相親是一回事,茫茫人海,一個有心的我只盼一個有情的你出現,共同組建美滿的家庭。募資難,這是業界共識,但換個角度,如果我們把募資僅僅看做是為了給這單產品融資,而沒有在過程中尋求額外的增值,就像去相親僅僅是為了找個結婚的對象,而沒有真正享受相親能夠賦予我更大的交友空間,那么募資或相親的過程自然會顯得索然無味,但如果把每一次路演或與投資人面對面的溝通想象成第一次約會,募資就成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兒。
那如何讓單調的約會妙趣橫生呢?
首先,給約會增添必要的儀式感,氣氛、著裝、聲音皆為細節。
氣氛:當你帶著希望和熱情的光芒出現時,會更加容易吸引別人的目光,明白這個道理后,你自然會主動釋放出溫暖和諧的信號,為后續流暢的溝通做好鋪墊;
著裝:你的衣裝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你對此次約會的態度和重視程度,如果想讓對方有充分被尊重的感覺,至少應精心打扮后再出席,同比,你應該將一份精美的BP呈現出來;
聲音:任何語言溝通中,最強大的工具是你的聲音,你可以用自己的聲音敲開對方的心門,幫助對方從不信任走向信任。正面而幽默的聲音,這是一種好打交道、好脾氣的人應有的聲音。
其次,交流中突出目標的重要性,卻也要領會真正的意義所在。
想知道對方是否也很認可我,愿意交往下去,是我們開展上述工作的最終目標和重要性所在,但卻不能把它作為唯一的目標。因為只想讓他人說“是”,容易引起對方的警覺。而對方說“不”,也不一定就是失敗,實際上它可能意味著有更加優化的方案值得進一步商討,這往往不是合作的終點,恰恰是下一段合作的起點,這才是此次溝通交流的意義所在。
最后,為過程制造偶爾的小驚喜,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發現價值。
原本只是來約會,卻意外談成了一筆小生意。所以,這里的驚喜可以理解為雙方碰撞出的除既定目標之外的強烈火花,嘗試在對方的世界里挖掘有效的信息,或許能發現另一片更廣闊的天空。“瞬間”的力量很神奇,就好似緣,妙不可言,正如那天你喜歡我頭發淡淡的香草味,而你剛好穿了我最愛的紫色襯衫。
好了,近期零零散散的感悟先分享到此,寫出來總是三言兩語,但真正走進去,才是人間百態,值得細品。其實募資和投資人服務,既要依靠戰略與理念,也要依賴足夠的時間去沉淀,但只要方向和道路正確,只要心中盛滿鳥語花香陽光雨露,那么無數個努力用心的瞬間和細節便會引領你走向想要到達的終點,這大概就是我眼中的峰終定律。
最后,改用電影《無問西東》中的臺詞作為收尾:愿你在行進時,堅信你的珍貴,愛你所愛,行你所行,聽從你心,無問西東!